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

笛子魔童



因為神愛世人,所以神父毆打、掌摑及鞭打罪人,是為洗去罪孽,是愛的表現。電影中的牧師一直以這思維去教導孩子,將少年人的反叛、性慾及思想全面壓抑,更為孩子綁上代表純潔天真的白色緞帶。

由一件墮馬事件開始,階級觀念極重的村莊開始發生數宗荒誕離奇的怪事,致村內人心徨徨,Michael Haneke繼續以看不見的恐怖去將事件變得更可怕,沒有使用任何血腥,一步一步,終於由搶奪笛子的事件明確帶出主題。長期受極端暴力打壓的孩子並非想像中聽話沉默,相反,反叛的根早已深埋心內,只待時機發芽,終於變成一個個魔童,更令人心寒的是,雙手沾血的孩子們表現得極其冷靜,那份安然自若令人不寒而慄。



片末教堂一幕,一直在片中以暴力教導的牧師靜靜地走到一旁坐下,那些原本受到壓抑的孩子卻已居高臨下,完全凌駕於成人之上,暗示了這批在暴力虛偽中長大的孩童,將會完全超越下面那批成人的暴力及階級程度,將極端恐怖主義,透過二十多年後統治德國的納粹黨不斷傳播,進而震動整個世界。

電影其實一直在探討父權問題,這父權不單止指在家中如皇帝的地主、牧師,更指至高無上的天父,質疑宗教的教條主義,更在問教徒們:「寬恕、容忍的定義是甚麼?」牧師、父親們的包庛及容忍,間接催生了日後無可補救的歷史悲劇,由一戰開始,到二戰告終。

不,其實從未有告終,到現在,仍在世界某角落發生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