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

昂山素姬

離場時,聽到身邊有人討論昂山素姬所做的某個決定,其實作為緬甸國父的唯一血脈,自出生那天起,昂山素姬的命運己跟緬甸連繫上,並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,只要軍政府存在,她都依然是反對派的最大希望及象徵。正如她在戲中的一句:這是甚麼自由?昂山素姬根本無其他選擇。

戲內的昂山素姬溫文爾雅,同時亦有剛強一面,她面對槍炮可以毫不畏懼,對待粗暴不仁的士兵亦可以予以教化,但別忘記,昂山素姬始終是個女人,她需要的不單是國,她亦需要家,電影為觀眾大大豐富了昂山素姬跟英國籍丈夫及兩個兒子的故事,補完...了昂山素姬普通人的一面。

這次洛比桑寫情確是到家,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,更值得讚賞的是,電影做足了資料搜集,大家看完電影後,不妨google一下昂山素姬丈夫及兩名兒子的相片,似到想講粗口!

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

God save the Queen

英女皇登基六十年,看著報紙及電視新聞上的畫面,我不禁嘆了一口氣。

熟悉我的人自然知道,我一向愛好英國文化,就連iphone殼都用上了英國國旗的樣式。從外人看來,我就是個媚外之人,從五毛的角度來看,我更是個應該處之而後快的反中亂港份子。

曾經有人問我:「為甚麼你那麼尊崇英國?難道你不是中國人?」

我自然是個中國人,我敢說我比很多所謂愛國同胞更了解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化,但就是愈了解得多,我才愈感到英國的好。

若沒有英國,香港只是個國家二、三級城市;
若沒有英國,我們不能任意在Facebook、Youtube、Twitter留言;
若沒有英國,我們仍在食用由地溝油所烹調的食物;
若沒有英國,我們就連找一罐安全的奶粉亦成問題;
若沒有英國,我們乘搭交通工具時就不會懂得排隊;

那不是尊崇,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,我衷心感激英國人把法治精神、廉潔政制、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帶給香港人,還有房屋、醫療、教育等利民政策,令香港人得以安居樂業。這種感激並非賣國,而是對那種啟蒙精神的一個回應、一份懷念,絕非在新聞前播放幾十秒國歌這種低級洗腦國民教育可做到。英國從來無逼香港人要有身份認同,但中共就逼你去認同他們,逼你將國家視為恩人。中國人有說:「飲水思源,知恩圖報」,所以我才不敢見利忘義。

其實香港人從來都是最實際的一群,只要你可以令我們安居樂業,相信絕大部份講人都會選擇息事寧人,若非自身受到威脅,一向自私的香港人又怎會忽然群起針對內地人?可惜,我們的香港政府繼續不聞不問。

當我看到一間間小店被自由行喜愛的鐘錶店、珠寶店趕走;
當我看到大型商場的扶手電梯由左上右落變成左落右上;
當我看到TVB將維珍尼亞州譯作弗吉尼亞州;
當我看到屯門市廣場都出現勞力士專門店;
當我看到香港人被罵作狗時,政府一句回應都沒有;

我就明白到,香港己經不再屬於我們了。

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

偶遇

他:我懂相人。

我:那你看到甚麼?

他:既是互相拉扯,又是自相矛盾,偏執至極。看來粉蝶有意戀桃花,桃花卻只願隨流水。

我陡地一震。

我:你......說甚麼?

他:唯閣下之心事爾。印者無心,觀者卻有意。

我:那我是蝶?

他:哈哈,焉知非蝠?

我如遭電殛。

他:蝶又如何?蝠又如何?他們都是你啊!你是甚麼,就留待他人搔破頭皮好了,與你何干?

無言感激。

傷害已夠,我豁然開朗了。

要打,裝作不要打;不要打,裝作要打。這是兵法的詭道,也是我以後做人的軌道。

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

朋友

From Kathy's blog:

然後又有一次,這件事情到現在還是不時被大家拿出來調侃 — 某人拿假的老鼠放在我的臉旁,然後拍拍我肩,我一轉頭看到放大了五千倍的老鼠頭和鼻孔和眼睛和毛!當下嘩的一聲哭了出來。想起來還是有點不好意思,反應過激。不過本人是真的很怕老鼠,由是 S 當天跟我道歉了兩次我都裝聾......。:P

From Stan's blog:

始終朋友係要求quality而唔係要求quantity的,而家唔係儲閃咭,多唔代表你叻

我仲好記得第一日返學o個陣唔知為乜成班俾人「的」去圖書館,而坐我隔離o既阿笙就撩我傾計,我倆從而發展出一段可歌可泣o既友情

雖然三年來冇乜機會同你一齊上堂,但係我真係好愛您的,賣打令!


兩段我已經忘記既往事,隨住呢兩段文字重現腦海,我可能唔係一個好擅於直接表達情感既人,但你地既心意、體諒、關懷......我從未忘記,一直感激。

或許大家各有各忙,但希望下次再見時,那種真誠歡恩可以重現。

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

笛子魔童



因為神愛世人,所以神父毆打、掌摑及鞭打罪人,是為洗去罪孽,是愛的表現。電影中的牧師一直以這思維去教導孩子,將少年人的反叛、性慾及思想全面壓抑,更為孩子綁上代表純潔天真的白色緞帶。

由一件墮馬事件開始,階級觀念極重的村莊開始發生數宗荒誕離奇的怪事,致村內人心徨徨,Michael Haneke繼續以看不見的恐怖去將事件變得更可怕,沒有使用任何血腥,一步一步,終於由搶奪笛子的事件明確帶出主題。長期受極端暴力打壓的孩子並非想像中聽話沉默,相反,反叛的根早已深埋心內,只待時機發芽,終於變成一個個魔童,更令人心寒的是,雙手沾血的孩子們表現得極其冷靜,那份安然自若令人不寒而慄。



片末教堂一幕,一直在片中以暴力教導的牧師靜靜地走到一旁坐下,那些原本受到壓抑的孩子卻已居高臨下,完全凌駕於成人之上,暗示了這批在暴力虛偽中長大的孩童,將會完全超越下面那批成人的暴力及階級程度,將極端恐怖主義,透過二十多年後統治德國的納粹黨不斷傳播,進而震動整個世界。

電影其實一直在探討父權問題,這父權不單止指在家中如皇帝的地主、牧師,更指至高無上的天父,質疑宗教的教條主義,更在問教徒們:「寬恕、容忍的定義是甚麼?」牧師、父親們的包庛及容忍,間接催生了日後無可補救的歷史悲劇,由一戰開始,到二戰告終。

不,其實從未有告終,到現在,仍在世界某角落發生。

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

DUO



一路聽你把聲,呢幾句歌詞一路浮現心中...

不知道那天 我聲帶會破
唱不出我要的感覺
只知道這刻 世紀的派對
我都擁有過 就這麼
於這個快樂窩
嘉賓與我輪流請到賀 輪流轉惹禍

雖然把聲沙沙地,但係一個70%既陳奕迅,已經好過好多百份百。

時而天使,時而魔鬼,期望你下年再開concert時已經成功戒煙,更瘋狂,更DUO。

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

The Living Legend---David Beckham





......我真係唔知講咩好。

你真係永遠都咁有noise,戲劇性0既野硬係出現你身上。

四年0既堅持,竟然咁樣被迫完結。

唉!